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心機韓菜實驗室:香脆南瓜煎



韓國近年成為了香港人最熱門的短線旅遊勝地,連剛榮升祖母的師姐劉美君早前七月回港拍戲後也往首爾速遊三天充電才飛返美國繼續弄孫為樂。難得回港,縱使行程緊湊,返美國前劉師姐仍不忘抽空與相熟歌迷晚餐小敘,飯局期間我這個遊韓常客跟她說起她的韓國之旅當然份外投契。同為饞嘴人,興奮暢談韓國美食,難忘烤頂級韓牛牛肋骨的豐腴味美之餘,劉師姐亦對吃烤肉時嚐到外脆內軟滿帶絲絲瓜肉的南瓜煎餅讚不絕口。受劉師姐的描述與所拍照片啟發,嘗試以新方法烹調韓式南瓜煎。憑直覺把韓國小南瓜切條混合雞蛋和麵粉煎香,效果不俗,比傳統製法的蛋煎瓜片香口及更富質感。最近完成了我的春日賞花韓遊記系列,終於有時間仔細重試新作。



曾一度缺貨的翠綠韓國小南瓜重現 Taste 超級市場,價格還降至 HK$10.90 一個,正好配合我研製食譜。韓國小南瓜 1 個,配以 1 隻雞蛋、 3 棵青蔥、 4 湯匙淨麵粉、已炒香的芝麻、粗鹽、韓國麻油和食油,再用上生抽、白開水及香醋作煎餅蘸汁。



今次購得的小南瓜體型粗壯,除蒂去尾後把瓜身橫切四等份,每段約長 4cm 。將圓筒瓜段垂直剖半,切成厚約 0.5cm 的長方形瓜片,最後把瓜片切作相同厚度的幼條。


 瓜條置於大隔篩內,拌入 1 茶匙粗鹽,醃 15 分鐘,讓瓜肉釋出水分。


等待醃瓜期間,先處理其他材料。青蔥切粒成蔥花。



雞蛋加入 3/4 茶匙粗鹽拂均。



佐吃煎餅的醬汁以生抽、白開水、香醋各 1 湯匙的比例混合後,灑上少許芝麻備用。



醃好的瓜條用廚紙吸走水分後放進大碗中,加入蛋汁、蔥花和 1 湯匙芝麻拌勻,再篩入 4 湯匙淨麵粉,拌至所有麵粉與材料融合。




為了令煎餅香脆,採用半煎炸的方式來烹調,因此油的用量會較多。油其實是餸菜的重要調味料之一,用上味道不搭配的食油,風味與效果會大打折扣。煎餅時在食油(我愛用香味濃郁而溫馴的花生油)中加入香氣迫人的韓國麻油以增添食味。燒熱平底鑊,注入 2 湯匙食油和 1 湯匙韓國麻油,油熱後轉用中火。舀 1 湯匙南瓜粉漿落鑊,把瓜條略為壓平,中央灑一點芝麻作裝飾,煎約 3 分鐘,反轉再煎 3 分鐘至金黃香脆,盛起放於廚紙上吸油。這個份量大約可弄製 8 9 塊煎餅。




把外型帶點粗獷的南瓜煎餅以螺旋形排於圓碟上成花朵狀,便可與醬油醋汁攜手優雅上桌。趁熱蘸上醬汁大口地吃,煎餅外脆內軟,滿口南瓜條,蜜甜的瓜肉與微酸的醬油醋汁配合得天衣無縫,若再加上一碗醇厚的韓國濁米酒 Makgeolli 就更為滿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